精彩小说尽在全本小说网! 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全本小说网 > 历史脑洞 > 明末大革命_第八章 集市大采购

第八章 集市大采购

发表时间: 2024-06-05 19:54:20

看到龚大海和孙天望二人走后,马铃进了内堂。陈华清此刻很激动,

拿着手中的银票语无伦次的对马铃说:“小铃,你看,我赚到一笔大钱了。

”马铃也替陈华清高兴:“知道了,不过你打算用这钱干什么?

”陈华清刚才拿到钱光顾高兴了,倒没有考虑接下来干什么。马铃这一问刚好提醒了他,

看来自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。过了一会儿,送完客人的秦温和李富海进入内堂。

按照约定,陈华清还得交给李富海600两银子。见到李富海后,

陈华清便把准备好的六张面额为一百的银票交给李富海。交易完成后,双方皆大欢喜。

众人又交谈了一会儿,便都散了。秦温和李富海走后,陈华清对马铃说:“小铃,

你陪我到集市上看看吧。”正好马铃也没其他事可干,欣然答应。

重庆府的集市规模不小,有好几条街。集市范围内的每条路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,

卫生也保持的不错,可见管理者是费了功夫的。陈华清是第一次逛古代的集市,

感觉很新鲜。街道两旁多是一些店铺,除了没有电之外,跟现代没有多少差距。

而在一些巷子口,挑货郎们在不断叫卖,有小吃,有自家织得布,还有一些是土特产,

商品十分丰富。陈华清逛了一圈,看的是眼花缭乱,但他仍没决定好买什么。有时候,

钱多了也是一种烦恼。陈华清和马铃来到卖鸡仔的地方,

看到一只只小鸡仔“叽叽”地叫着,突然灵光一闪,陈华清想到自己该买什么了。

石砫不是什么“鱼米之乡”,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。石砫有煤,有铁,有石灰石,有人,

更何况石砫不受朝廷的直接管辖,如果陈华清要引进现代的一些生产技术,

受到的阻力也要小很多。因此,对于陈华清这样的穿越人士,

要想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所作为,只有石砫这样的地方才行。

这种朝廷的羁縻之地虽有自己的体系,但不牢固,极易被现代化的生产冲破。

陈华清问马铃:“老营里的人秋收以后有没有事做?”马铃虽然奇怪陈华清的问题,

但还是回道:“一般没有事做。唉,冬天是很难熬的,天气冷,人们又没有什么收入。

”陈华清低头想了想,便对马铃说:“如果我雇老营的人干活,他们干不干?

”马铃听了这话,看了陈华清两眼,说:“干,为什么不干。不过你的报酬怎么样?

”这陈华清刚才就想好了。首先,为表达秦良玉的救命之恩,也为表现自己的诚意,

他会买一些粮食、盐巴、布匹无偿给老营里的的人。当然,这些东西是会用光的。因此,

他还准备买大量的鸡仔,让那些不能从事强力劳动的人饲育,算是一笔收入。

这第一步是为得到石砫人们的认可,也是为自己博得好名声,为下面的工作做铺垫。

接下来陈华清准备办一个水泥厂,这个是陈华清经过深思熟虑的,一方面石砫有石灰石,

原料丰富,即使做不成特种水泥,那也能做成最简单的水泥(石灰和粘土就能烧制而成),

另一方面,水泥是一种建筑材料,用途广,并且石砫是一个军事重镇,水泥有很大的作用。

关键的是,陈华清参与过水泥的生产,对于简单水泥的生产还是清楚的。说实话,

陈华清生产水泥就没想过赚钱,而是想通过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将石砫的人们整合到一起,

进行最重要的工作,那就是引进粮种。在陈华清解决自身的生存危机后,

他就考虑过一个问题,在“小冰河危机”中,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?是缺粮食。在中国社会,

只要有粮食,任何问题都不会成问题。陈华清想要引进的粮种,

就是后世著名的土豆、红薯、玉米三大高产粮食作物,这三样不仅耐旱,而且耐寒,

在寒冷的“小冰河时期”绝对是宝物。但推广粮种绝对不是一件易事,

最大的阻力来自农民和地主。地主好说,石砫最大的地主就是马家,

若自己能让他们看到好处,这阻力就会变成支持。最难解决的是农民,对农民而言,

土地是他们的全部,土地的收获是他们的根本,并且种水稻是千百年传下来的,

耕种技术早已完善。将水稻突然换成其他的,如何耕种是一个问题,更恐惧的是怕毫无收获,

这对于农民来说是灭顶之灾。因此,问题很多,陈华清必须一步一步走。

对于马铃的问题,陈华清很快做出回答:“报酬是实物,有粮食、布匹、盐巴。”接着,

又将自己想的第一步告诉了她。马铃听后很震惊,自己奶奶仅是救陈华清一命,

他就如此报答。(古代由于交通不便,救助出门在外的人很普遍。

)因此有点不好意思:“这也太破费了吧,那些鸡仔你完全可以让老营的人代养啊。

”陈华清摇头:“那些鸡仔还是给老营的人。回去以后你可要帮我跟老营的人说一下啊。

”“没问题。”说完二人回到李氏商行,向李富海购买了1200两银子的粮食,

这可是一笔大生意,粮行里的粮食存货不足,李富海还得从其他地方调粮,

便给了陈华清优惠,后续的粮食运输李氏商行包了。又听说陈华清要买盐,

直接介绍了一个老熟人——龚大海。来到龚大海的盐铺,听说龚大海去了成都。

那掌柜的也认识李富海和白杆兵,价格也公道,陈华清一次性买了700两银子的粗盐。

盐的价格比较贵,数量就没有粮食多了,商家也承包了盐的运输。买完了盐和粮食,

就剩下布匹了。李富海带着陈华清和马铃来到城中最大的布店,老板是江南那边的,

听说背景很深,有蜀王的关系。这家布店商品齐全,既有高档的丝绸,也有常用的棉布。

陈华清要买400两银子的棉布,这可是一笔大生意,那老板可不敢怠慢,赶紧出来招待。

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讨价还价后,老板承担了运输费。就这样,陈华清完成了大采购,

身上也就剩100两银子了。买完布后,陈华清并没走,而是在店里逛了起来。

古代的丝绸难怪价格高昂,拿起来轻如薄翼,摸起来手感良好。

马铃看见陈华清拿起高档丝绸,感叹地说:“这丝绸也就是巨富人家穿得起,

平常百姓见都没见过。”只要是女人,就没有不爱美的。从马铃恋恋不舍的阳目光里,

陈华清能感觉到马铃对丝绸的喜爱,但由于白杆兵的经济过于紧张,

她只有把这种喜欢压在心底。突然,陈华清有了一个想法,

自己何不买几匹丝绸感谢一下马铃。说实话,马铃这一路上挺照顾自己,

更何况自己回去以后还需要人家的照拂。这里得说清楚,当时陈华清可没想过追马铃,

纯粹只是感谢一下。想到就做,陈华清挑选了三匹不同颜色的丝绸买下来。

这高档丝绸真心贵,每匹六两银子。买下丝绸后,陈华清叫住还在四处游荡的马铃,

将丝绸给了她,说:“小铃,这几匹丝绸送给你,回去以后可以做一身衣服。

”“这怎么行。”马铃推辞。“你就收下吧,如果不是你们救我,

我早就被土匪杀了。我这条命难道还不值几匹丝绸。听陈华清这样说,马铃不好推辞,

再说她也确实喜欢,这个年龄的女孩子该有几件像样的衣服了。

闽ICP备2024045899号-2

本站所有内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权。版权声明 - 投稿声明 - 自审制度 - 免责声明